当前位置:行业资讯 >  新闻中心 > 

新闻中心

NEWS

浅层气浮机的处理原理、应用场景、优点及工作原理:

时间:2025-04-07

     浅层气浮是一种水处理技术,通过微小气泡的粘附作用,使水中的悬浮物、油脂等污染物快速上浮至水面,从而实现固液分离。以下从原理、特点、应用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:

一、工作原理

浅层气浮基于浅池理论和零速原理设计,核心在于利用微小气泡的浮力作用。其流程如下:

溶气过程:通过溶气系统将空气溶解于水中,形成溶气水。

气泡释放:溶气水减压后释放出大量微小气泡(直径通常为20-100微米)。

吸附与上浮:气泡与水中的悬浮物、油脂等污染物接触并附着,形成密度小于水的絮体,迅速上浮至水面。

浮渣去除:通过刮渣装置将浮渣收集并排出,清水则从出水口流出。

二、技术特点

高效节能:

停留时间短(通常3-5分钟),处理效率高,悬浮物去除率可达91%以上。

采用压力较高的溶气管,单位溶气率高达90%,能耗低。

结构紧凑:

池体较浅,水深一般为650mm,占地面积小,安装方便。

上浮无干扰:

水流速度低,水相对池壁速度接近零速,对池中的水无搅动,使得水中的颗粒在静态下上浮或沉降。

自动化程度高:

配备智能控制系统,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,自动调整运行参数。

三、应用领域

浅层气浮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:

工业废水处理:

石油化工、造纸、纺织、印染、电镀、制革、食品工业等行业的废水处理。

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、油脂、胶体等污染物。

市政污水处理:

作为预处理单元,去除藻类、胶体及部分有机物,减轻后续生化处理负荷。

资源回收:

在造纸、纺织、印染等行业中,可用于回收废水中的有用物质,如纤维、染料等。

自来水处理:

在以湖泊为水源的自来水厂中,可用于除藻降浊,提高原水水质。

yet.jpg

四、发展趋势

智能化与自动化:

引入智能控制系统,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与维护,降低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。

节能降耗:

研发高效节能技术,降低设备能耗和运行成本。

拓展应用领域:

逐步应用于饮用水处理、农业灌溉水净化、景观水体治理等多元化场景。

环保与可持续性:

使用环保材料和绿色制造工艺,减少对环境的影响。

探索废水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,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。

五、典型案例

某造纸厂废水处理:采用浅层气浮技术,SS去除率达92%,出水可回用于生产。

某食品加工厂:利用浅层气浮去除油脂,油脂回收率达95%,降低处理成本。

某市政污水处理厂:浅层气浮机作为预处理单元,减轻后续生化处理负荷,提高出水水质。

     浅层气浮技术以其节能、环保的优势,已成为现代水处理领域的重要技术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浅层气浮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,助力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。



推荐产品